“住房保障,民生之本”,互联网+住房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面向市、区(县)房管局住房保障管理部门,基于资源统一、标准统一、流程统一的思路,建立一体化的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体系。覆盖各级管理主体、整合各类保障资源,形成了综合业务管理、数字化档案管理、统计分析决策、数据共享服务、GIS专题应用、互联网+移动应用、住房保障信息网、物联网+智能保障小区八大系统平台。实现了对保障房源的全周期和对保障对象的全过程管理,解决了住房保障工作中的资格认定难、动态管理难、保障退出难、房源分布不科学等现实性问题。运用主流技术手段,完善保障信用管理、优化保障办事流程、扩展保障服务渠道、加强保障政民互动,为住房保障向规范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管理服务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互联网+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依托于东华应用支撑平台、GIS应用平台和移动应用平台,运用模块化设计和面向服务的架构模式,采用集中部署、可视化配置和流程化管理,方便了系统维护和升级工作,快速响应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。
建立从规划计划到房源管理全周期、从资格审核到保障配后全过程两条管理主线,提供灵活的规则配置和可视化流程管理,满足覆盖保障规则、保障资格、规划计划、保障项目、保障房源、保障配给、保障配后、动态监管。
支持标准采集设备无缝接入,满足业务前、后置及补扫要求;形成“一房一档、一户一档”,提供规范化的数字档案服务。
针对保障数据复杂性,提供多维度、多层次的数据统计分析,定期生成住房保障概况报告。运用大数据交叉分析,为住房保障供需情况提供决策支持。
建立网上办事大厅,实现保障业务在线办理;实现保障信息实时公示,加强保障工作透明性。
基于全市地理信息底图,实现保障住房全周期管理和保障对象区域化分析;借助第三方在线地图,实时展示全市保障项目的分布。
建设智慧住保APP和微信门户,面向公众、保障对象和管理主体,提供信息公开、业务预约、自助查询、投诉反馈、通知公告、移动审批、物管巡查、信息提醒等便捷服务。
对内数据整合,保证保障对象的唯一性,避免重复保障;保证保障住房的实时性,避免重复分配。对外数据共享,既从政府资源共享平台获取数据,也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保障信息,满足保障资格实时、动态管理要求,促进保障信息的综合应用。
基于物理网+,运用多种技术,与门禁控制、小区监控、人脸识别、车位管理等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联网,为住房保障小区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。